催眠术 |  心理知识 | 心理病症 | 淘宝网店 
 催眠Q群 |
催眠书籍 |
失眠治疗|  收藏本站
                                               
合作加盟
联系我们
汇款帐号

首 页 | 催眠与潜能 | 催眠圣经 | 催眠CD | 催眠培训 | 催眠教材 | 催眠治疗 | 催眠视频 | 唐喜明 | 廖阅鹏联系我们 | 

 

心理治疗--在心理剧中告别影子亲人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心灵使者 发布时间:2009/9/23 阅读:1609

在心理剧中告别影子亲人
 

  爱与留恋是美的,但我们必须学会与逝去的家人说一声再见。


  在心理剧中告别“影子亲人”

  他们去世了,但我们不愿告别他们,于是,他们仍滞留在家庭中。这样的家庭成员,可称为“影子家人”。“影子家人”不能成长,无法交流,令整个家庭也无法成长,并被定格在他们去世的那一段灰暗的日子。这样的家庭,必须向“影子亲人”说一声“再见”。

  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黄家良咨询师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

  王太太今年49岁,三年前,她的丈夫王峰患肺癌去世。她拒绝接受这个事实,一旦有人在她面前说“王先生已逝世”,她会非常激烈地斥责他。亲朋好友们再也不敢当面谈王峰的死。慢慢地,她甚至也听不得任何死亡的消息、新闻和影视故事,一旦听到“死亡”、“逝世”等词就会号啕大哭,而且情绪越来越强烈。

  此外,王峰的书房从来没有变动过,王太太每天会认真清洁一次,清洁完后再将物品摆放回原样。每天晚上,她会去书房里待一会儿,和他讲讲话。

  她的儿子王励刚本科毕业,拿到了美国一所名校的全额奖学金,今年九月即将出国留学。但王励想放弃,他不放心留妈妈一个人在家。因不想耽误儿子的前途,王太太在朋友的劝说下找到了心理医生。

  黄家良说,王太太拒绝承认丈夫已经逝世的事实。但是,一切信息会随时告诉她“他已经死去”。为了和这些信息作斗争,王太太不得不以更激烈的情绪拒绝这些信息,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拒绝——不得不承认——更激烈地拒绝。结果,她的情绪化情况越来越严重,任何涉及到“死”的词汇都会引起她的激烈反应。

  治疗方法:心理剧+工作坊

  开始,承认亲人的死或许会让一个人立即崩溃,所以不接受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试图永远不接受这个事实,一个人势必会失败,因为所有的信息都会告诉她,“他已经死去”。于是,她不得不和所有的信息作战,任何一个时刻都可能会情绪发作。

  治疗她的关键就是,让她接受丈夫已经死去这个事实,并和他做一个告别。但是,让她接受这个事实并做告别“是非常疼的”,必须给她创造条件,让她在有强大支持的条件下去完成这个工作。黄家良采取的办法是“工作坊+心理剧”。他让王太太参加了一个“失去亲人的工作坊”,工作坊中所有成员都有亲人逝世。在这个工作坊中,每次都是集体治疗,集中治疗一个来访者,由他从工作坊成员中挑选一些人,扮演自己的亲人,然后重演过去的一些生活片断。

  黄医生给王太太精心挑选了三场心理剧:遗嘱、死别与出殡。进行每一场心理剧时,由王太太从工作坊成员中挑出丈夫、儿子和其他重要的亲朋好友。并且,她自己也由其他成员扮演。

  第一幕:遗嘱

  心理剧的每一幕都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场景,第一幕“遗嘱”的场景是:

  王峰去世前一个月,开始写遗嘱,写得非常细致。他一次次叮咛儿子,告诉他“妈妈留给你照顾了,爸爸去后,你一定要坚强,做一个男子汉”。他也一次次地叮咛妻子,告诉她,他希望看到她以后过得幸福快乐。

  遗嘱完成后,王峰的病情急剧恶化,住进医院,一直到去世。

  在心理剧中,当事人有时会亲自去做演员,但黄家良刻意安排王太太做观众。当看着她亲自挑选的“丈夫”、“她”和“儿子”重演丈夫立遗嘱这一幕时,王太太的心中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来,她拒绝接受丈夫死亡的事实,但现在,看着别人在演这一幕,她似乎开始意识到,“他就要去了”。

  第二幕:死别

  心理剧的第二幕是“死别”,其场景是:

  住院的最后三天,她意识到,丈夫就要去世了。她无法接受这种判断,于是一直紧紧地握着已经失去知觉的丈夫的手,不肯放,“我不敢放,一放他就走了。”她不吃不喝不睡,只是握着他的手。三天后,他逝世了,她晕了过去,这时,她还握着他的手。

  作为一个旁观者,看着工作坊的成员重演这一幕,王太太产生了奇特的感受,她甚至开始同情“妻子”,认为她应该知道,“他就要死去了,他已经死去了。”

  可以说,在这个案例中,当心理剧进行时,她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她知道,那是她的故事,但感觉上又像是别人的故事,是她的痛苦,但也像是别人的痛苦。在这种半参与半旁观的情形之下,她自动地获得了客观的立场,这会帮助她走出创伤事件。

  第三幕:出殡

  心理剧的第三幕是“出殡”。尽管通过旁观,王太太获得了一些“他已经死去”的客观知识,但是,当黄家良医生让她亲口“对他说一声再见”时,她仍然无法说出口。

  治疗师开始对她进行半催眠,命令她:“闭上眼睛,说出来。”

  “我说……说不出来。”她再次放声大哭,一直哭到呕吐。

  但这次的哭,与以往的哭不同,以往的哭是拒绝承认,而这次的哭是宣泄,是为了释放心中的疼痛。终于,哭到最后,她闭着眼睛说了一句“再见,亲爱的……”

  说出口的这一刻,她晕倒了。晕倒是一种象征,如同和丈夫一同死去。晕倒还是一种保护,让她可以躲过此时的疼痛。晕倒还是一种催眠状态,只是意识上的晕倒,她的潜意识仍是可以沟通的。

  “他的确走了”

  也就在她晕倒的那一刻,治疗室里响起了悠扬而伤感的音乐。同时,治疗师在她耳边轻轻说:“现在你要回来,等我数到10的时候……1,2,3……10!”

  等数到10的时候,治疗师打了一个响亮的响指,王太太也立刻从催眠状态中回来,睁开了双眼。这时,她看到,她的“亲人们”在悠扬的音乐中举着双手,像是举着一具棺木,向门口缓缓走去。

  在她看着这个象征性出殡仪式的时候,治疗师在王太太耳边轻声但沉稳地说:“他走了,一首悠扬的音乐送他去天堂了。”

  听到这句话,王太太再次泪如雨下。这次的哭,是因为接受了事实,告诉自己“他的确走了”。

  三幕心理剧结束后,她的心理治疗基本结束。两个月后,治疗师追访了她一次。再过两个月,又追访了她一次。两次追访的结果都证明,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王太太不再因为听到“死”这样的词而哭泣,也开始走出家门,开始了新的社交生活。王励则对治疗师说:“我可以放心地去美国了!”

  黄家良对记者说,心理剧的治疗效果非常神奇,心理学家现在对它发挥作用的机制还不够了解。

  并且,心理剧对表演水平没有什么要求。在进行心理剧表演时,演员们并不需要演得太逼真,但一定要很投入而且真诚,内心里是什么感受就怎么表达。

  这种方法特别倚重于专家,他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思路清晰,目光敏锐,并且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并不是随便一个什么人都能引导剧情发展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其他表演者或观众不能非难和攻击患者,相反,应当热情地帮助他按照要求把剧演完,从而把问题解决好。否则,效果适得其反。

  角色互换让她不再恨妈妈

  不能告别“影子亲人”一般会造成两种恶果:一、严重妨碍某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王太太的案例就是如此;二、严重伤害了整个家庭体系,令家庭系统严重失衡。黄家良治疗师介绍了另一个案例解释第二种情形。

  方玉今年31岁。她读初中的时候,爸爸意外出事故死去。从此以后,她开始仇恨妈妈,认为爸爸的死“是妈妈的责任”,因为就在爸爸出事故前不久,妈妈还常和爸爸吵架。并且,她对妈妈的恨越来越强烈,甚至妈妈生病住院了她也从不去探望。

  25岁的时候,方玉结婚了,但结婚不久却发现丈夫有不少地方像妈妈,于是将对妈妈的仇恨泛化到了丈夫身上。她经常无缘无故地向丈夫发脾气,大吵大闹。生了一个女儿后,这种情况仍没有任何改变。

  方玉的丈夫了解她的心理,知道她是将对妈妈的恨蔓延到了他身上,一开始对她比较宽容。但终于有一天,他觉得受够了,于是对她说:“去看心理医生,否则我死给你看。”

  在治疗中,黄家良治疗师让方玉画了一个家谱图。一开始,她只谈了与父母关系,也只画了与父母的家谱图。但后来,她谈到了与丈夫的关系,治疗师才知道,“影子亲人”已经令她的整个家庭系统失去平衡。

  孩子常常是“家庭保护神”

  通过这个家谱图,治疗师发现,在爸爸出事故之前,方玉与爸爸的关系的亲密度远远高于与妈妈的关系。实际上,她是太爱爸爸了,不能接受爸爸死去的事实,不想与爸爸做一个告别。结果,她无法承受这种哀伤,于是将哀伤转化成了对妈妈的愤怒,通过这种方式宣泄了出来。

  黄家良说,如拒绝告别“影子亲人”,哀伤很容易以愤怒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愤怒指向社会,就会让当事人言行偏激,破坏他与社会的关系。这种愤怒指向家庭成员,就会破坏当事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并且,非常有意思的是,方玉恨妈妈,而方玉的小女儿却恨方玉。因为心中充满了愤怒,方玉也无法与女儿建立和谐关系。但女儿与她丈夫的关系却非常亲密,当看到妈妈不断与爸爸发生冲突的时候,方玉的小女儿也开始恨她,而且变得越来越自闭。

  黄家良说,其实,和绝大多数冲突型家庭中的儿童一样,方玉的小女儿扮演的是“冲突型家庭中的保护神”的角色。她对方玉的恨,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家庭关系,让方玉丈夫得到了支持。并且,她之所以陷入自闭状态,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转移妈妈的注意力,让她把攻击爸爸的能量转化成对她的关心,结果减少了家庭战争。

  她给爸爸写了一封告别信

  道理并不难明白,但关键是,要让家庭成员相互理解各自的感受。为此,黄家良治疗师安排了“角色互换”治疗方式,就是在治疗中,让方玉扮演她妈妈,而治疗师扮演方玉,“方玉”向“妈妈”进行攻击,谴责她害死了爸爸。

  通过这种方式,方玉获得了对妈妈的理解,知道妈妈因为那几次争吵,已经内疚了一辈子。她也知道,自己之所以恨妈妈,是因为无法接受最亲爱的爸爸去世这个事实,于是将哀伤用愤怒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方玉明白了这一切之后,治疗师给她安排了一次告别仪式,让她向死去多年的爸爸写了一封告别信,在他忌日的时候在他的坟上烧毁。

  从此以后,方玉与妈妈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她也不再和丈夫争吵。并且,更神奇的是,做了多年“家庭保护神”的小女儿也不再恨妈妈,并自动走出了自闭状态。

  黄家良说,家庭是一个整体系统,当一个亲人逝世后,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并在“他已经逝世”这个事实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家庭系统。如果拒绝这么做,那么,某些家庭成员就会先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接着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产生问题,并最终令整个家庭系统失去平衡。


 

官网
:www.success111.com       微信公众号:CM111-999


网站导航:催眠视频 学员心得 催眠培训 催眠教材 催眠学院  催眠Q群

培训:2022年唐喜明《睡眠调理师培训》睡眠调理课 1-12月报名!

培训:2022年唐喜明《高级催眠师国际课程》1-12月报名中!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催眠成功网 深圳市觉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廖氏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755-89801455 89315535 89315536 13686893135 13828714134
单位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五和街道阳光第五季咏梅阁2单元3B室   邮编:518139
首 页 | 发送邮件 | 购买说明 | 淘宝店 | 招商合作 | 汇款帐号 | 联系我们 | 微信号:CM19133
本站群:中国催眠与身心健康 QQ群九号:120303590 /七号群:120303052  /八号群:105985308 
版权所有 2006-2020 本站实名:催眠成功网 SUCCESS111.COM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粤ICP备08122909号
热门搜索:催眠,催眠术,催眠培训,催眠术教程
催眠术催眠培训,首选催眠成功网,中国首家正规催眠培训机构,拥有专业的催眠师团队、催眠术治疗及心理催眠大师,常年开设催眠培训班,报名咨询热线:0755-89801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