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术 |  心理知识 | 心理病症 | 淘宝网店 
 催眠Q群 |
催眠书籍 |
失眠治疗|  收藏本站
                                               
合作加盟
联系我们
汇款帐号

首 页 | 催眠与潜能 | 催眠圣经 | 催眠CD | 催眠培训 | 催眠教材 | 催眠治疗 | 催眠视频 | 唐喜明 | 廖阅鹏联系我们 | 

 

精神分析治疗-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新进展(节选)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心灵使者 发布时间:2009/11/18 阅读:2664

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新进展(节选)
 
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的新进展(节选)

  克莱 因 学 派的第二代成员汉娜·西格尔在她于1979年完成的《克莱因》书中这样写道: "现 在 就 来 评 价克莱因的研究对于精神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总体影响可能稍显仓促。她的观点所赋予理论研究的动力仍然是活跃的,而且许多以其理论观点为基础的新研究仍在进行。"(Sega1,1979:161)的确 ,尽管克莱因早在60年代就已去世,但她所提出的诸如内部对象、投射性认同、象征形成等理论观点以及由她创设的游戏技术仍然是吸引分析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她的己有观点的基础上,人们或从理论或从临床的角度进行了诸多验证、扩展和深化性的研究,这些研究者之中不仅包括克莱因学派的第二、第三代成员,也不乏受克莱因对象关系理论影响的精神分析学者,如英国的温尼克特、美国的克恩堡等人。

  一、贝恩的,“摄受功能”(containing function)观

  投射性认同这一概念对于克莱因学派分析者的研究工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自身的分裂部分在幻想中能够驱使给他人这一观念,在精神病研究的特殊背景下产生了许多衍生物。如,贝恩在他关于母亲和分析者的摄受功能的研究中,西格尔在她的象征形成的研究中都使用它,用它来解释上述现象的内在机制。

  贝恩 ( Wi lfredB ion,1897-1979),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克莱因学派的第二代成员或后克莱因学派的成员之一。他于70年代去美国,建立了"克莱因方向的分析者"(Klein-orientated analysts)小组,使克莱因学派在北美开始产生

  影响力。在他去世前几个月在英国创建克莱因学派信念指导下的分析小组。贝恩的研究对于当今的克莱因学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投射性认同概念是克莱因于1946年在她的《某些分裂机制的注解》中首次系统说明的,它是一种攻击性对象关系的原型,代表一种肛欲形式的攻击,即把自我的部分强加给对象以便占有对象或控制对象。1957年当嫉妒概念提出之后,克莱因又指出,嫉妒被深刻地暗含在投射性认同之中,此时它指强迫进入另一个人以便摧毁他(她)的品质。两年之后,贝恩区别了投射性认同的正常形式和病理形式,从而对这一概念作了更富条理的解释。深入理解投射性认同也成为克莱因学派的成员随后发展起来的主要研究领域。按照贝恩的看法,在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形式中,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异常思维中,这一过程是伴随着最大化的暴力和施虐欲达到的,它导致了一种充满报复性仇恨的外部对象即一个奇异的对象(bizarreobject )。贝恩进一步证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自我的某些部分一一知觉装置 (perceptual apparatus)一一产生了分裂:

  从生命一开始攻击性就被直接指向知觉装置。他的人格的这一部分被割裂,分裂为细小的碎片,接着,利用投射性认同把它们从人格中驱逐出去。这样,他自身认识内部不外部现实的意识装置就被取消掉了,病人进入到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Hinshelwood,1991: 233)

  这样以来,人格被消耗,但是知觉装置中被拒绝的部分作为一个"奇异对象"继续疏离地存在着。它们全能性地强迫挤进一个外部对象,从而构成一特别的迫害性对象,它能意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已的心灵。随着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灵中这类投射性认同的不断发生,他们的思维和参与现实的能力就被逐渐削弱。奇异对象的积累建构起了一个迫害性的自我中心世界,精4申分裂症患者自然被困于其中贝恩以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过程说明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分裂。他认为,在治疗中,一旦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形式被分离出去,一个更加"正常的"投射性认同形式就可以被理解了,这种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活动几乎是不带有仇恨的。这类良性过程如神入(empathy),成为理解精神分析治疗效果的重要特征。病理性的投射性认同和正常的投射性认同成为区分精神病和非精神病状态的机制和标志。

  在投射性认同的基础上讨论分析者的功能时,贝恩提出"摄受功能"的观点。在此需指出,"摄受"(contain)一词亦可译为容忍,笔者认为"容忍"不足以表达原英文词包含的互动的含义。因为贝恩所言的"摄受功能"即有接纳、容忍之意也含有理解和修正的意思。按照贝恩的看法,相对于儿童这一被摄受者(contained)来说,父母尤其是母亲就是一个摄受者(container),他们通过其存在、行为和情

  感或者修正儿童的冲动,或者强化儿童的冲动。在有 摄 受 能力的母亲那里,摄受过程是这样发生的:婴儿通过投射性认同,将某种无法忍受的焦虑或恐惧投射给母亲。而有摄受能力的母亲能够接受这些并治疗性地作出反应,即将婴儿投射给她的这种让人困惑的感官资料转化为某种意义。接着,婴儿通过内投作用,收回母亲这种接纳和消化后的理解,并开始发展出反省和结构化自我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充当婴儿的摄受者,接收并修正婴儿的焦虑,使婴儿渐渐有信心发展自已。所以贝恩认为"可以把接触看作是一个摄受过程"

  而摄受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理解过程。在精神分析中,分析者与被分析者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摄受者一被摄受者的关系。后者将焦虑储存到前者身上,而前者则在摄受、承受并消化之后,再诠释后者的焦虑。这样的关系有助于被分析者的成长。

  二、罗森费尔德的精神病学研究

  克莱因于二战之后发展起来的对于精神病过程(psychoticp rocesses)的研究,不仅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而且更得益于她的几个非常有天赋的学生。斯科特、罗森费尔德和西格尔在克莱因之前首先开始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这在20世纪40年代是需要勇气和创见的。因为分析学家曾宣布精神分裂症是不可能进行分析治疗的,因而要么避免接收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病人,要么象安娜等人一样,从分析他们所遭受的焦虑的方面后退下来。在克莱因的启发、支持和鼓励下,以及受她对于分析过程坚信不移的信念的影响,她的学生开始彻底地分析精神分裂症病人,而不再担心这将在他们身上激起什么样的焦虑。1946年克莱因完成的《对某些分裂机制的注解》一文,为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依据。这一研究不仅得到了西格尔和罗森费尔德的深化,而且得到了贝恩的发展。罗森费尔德则被看作是克莱因关于精神病研究方面最优秀的继承人,他这方面的研究总汇是《精神病状态》(1965)一书。

  罗森费尔德(HerbertR osenfeld,1909-1986),是出生于德国的精神病学家,1935年被迫流亡英国,因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感兴趣,因而接受克莱因的分析,很快成为克莱因的重要支持者。据说,他在利用克莱因的后期理论来解释精神病现实方面有着特殊的能力,因而成为克莱因学派研究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权威之一。实际上,克莱因于1946年撰写的关于分裂机制的许多内容依赖于她那些同时是精神病学家的学生和受训者,罗森费尔德就是其中之一。罗森费尔德就是其中之一。1947年,罗森费尔德发表一篇分析精神分裂症的详细病案史,证明了克莱因的自我分裂和投射性认同概念的重要性。随后他研究了精神分裂症的混乱状态(1950, 1965),它是克莱因的嫉妒概念的先驱。1952年他简要描述了基于投射性认同的精神分析治疗行为,不久,莫尼一凯尔丽(1956)和贝恩(1959, 1962)等人对此给予了详细的阐述。

  罗森 费 尔 德对于自恋问题有着独到的研究,并提出了"消极性自恋"(negativenarcissism)概念。在克莱因学派的理论中,对自恋的看法不同于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认为自恋是自我可能退行回去的一种原始的无对象状态,而克莱因却认为不存在无对象的状态(1925),自恋是撤回到对一个内部而非外部对象的迷恋。大约从60年代开始,罗森费尔德关注自恋的性质,并探讨了死亡本能的临床表现及由它导致的消极性自恋。1971年,为了回应人们对于死亡本能概念的拒斥,他以弗洛伊德的原始观点即死亡本能是临床的沉默为依据,撰写论文《对于精神分析理论的生与死本能的临床研究:自恋的消极特征研究》,描写了死亡本能的临床迹象(cl inicale vidence)。在文中,罗森费尔德阐明了一种相当重要的自我结构,在其中人格的部分被组织起来表达死亡本能冲动,而且人格的这一部分是一种理想化破坏性的临床表现,是对于主体自身好的部分的攻击。罗森费尔德认为,自我的这一邪恶组织歪曲了移情和所有的人类关系。目前,罗森费尔德所描写的这一自我结构己成为克莱因学派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罗森 费 尔 德对于嫉妒问题也有研究。克莱因把嫉妒看作是消极性治疗反应的原因。罗森费尔德凭借自己多年指导分析者和作为心理治疗家的经验,凭借自己作为
分析者特有的敏感性,区分了消极性治疗反应和破坏性的治疗反应两种类型:病人对于那些他们认为没有很好地理解他们的解释产生消极性治疗反应;对于那些他们感到的确证明分析者有能力理解和容忍病人的解释,病人往往会产生破坏性的治疗反应,即嫉妒。罗森 费 尔 德的研究基本没有超出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学的领域,而且他与克莱因一样,仍然保留了死亡本能这一概念,在克莱因那里,死亡本能外化为攻击性,罗森费尔德则给予它一个特殊的符号一一“消极性自恋”。


 

官网
:www.success111.com       微信公众号:CM111-999


网站导航:催眠视频 学员心得 催眠培训 催眠教材 催眠学院  催眠Q群

培训:2022年唐喜明《睡眠调理师培训》睡眠调理课 1-12月报名!

培训:2022年唐喜明《高级催眠师国际课程》1-12月报名中!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催眠成功网 深圳市觉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深圳廖氏健康咨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0755-89801455 89315535 89315536 13686893135 13828714134
单位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五和街道阳光第五季咏梅阁2单元3B室   邮编:518139
首 页 | 发送邮件 | 购买说明 | 淘宝店 | 招商合作 | 汇款帐号 | 联系我们 | 微信号:CM19133
本站群:中国催眠与身心健康 QQ群九号:120303590 /七号群:120303052  /八号群:105985308 
版权所有 2006-2020 本站实名:催眠成功网 SUCCESS111.COM 最佳分辨率 1024×768 

粤ICP备08122909号
热门搜索:催眠,催眠术,催眠培训,催眠术教程
催眠术催眠培训,首选催眠成功网,中国首家正规催眠培训机构,拥有专业的催眠师团队、催眠术治疗及心理催眠大师,常年开设催眠培训班,报名咨询热线:0755-89801455